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歷史街道八三么的故事-為了「蓬萊米」 少將惡整少校 [金門.831]

0 意見
歷史街道八三么的故事-為了「蓬萊米」 少將惡整少校 作者: 李金生╱金門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9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李金生╱金門報導】 古人說「食色性也」,解決性需求,也被視為與吃飯般同等重要。民國卅八年後,為了解決官兵性需求,國軍在金馬等外島及台灣本島,成立軍中樂園或特約茶室(八三么),讓軍人排遣寂寞。尤其金門有十萬大軍進駐,為免滋生糾紛,特約茶室不斷擴大規模。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後,八三么也出現對應的門聯:「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砲小砲砲打砲」,橫批「井井有條」,十分有趣。雖然八三么已收攤廿多年,至今仍是人們的熱門話題。 曾擔任金防部直營福利站經理,並在政戰部政五組兼辦防區福利業務,負責「特約茶室」相關業務簽擬,及成立「特約茶室社會部」的地方文史工作者陳長慶,在他的《特約茶室》、《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特約茶室》等兩本著作,有忠實、權威的記述,他接受本報記者的摘要訪問。 陳長慶說,民國卅八年國軍剛撤退轉進金門,五萬多名官兵借住民宅、寺廟和宗祠,衍生許多糾紛,甚至發生強暴事件,衝擊純樸民風,這是成立「軍中樂園」的背景。 軍中樂園...

開始找頭路 員工怒:拚給誰看?

0 意見
開始找頭路 員工怒:拚給誰看? 作者: 本報記者╱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8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本報記者╱台北報導】 黎智英的「棄台保港」論,雖然高層主管都不說,但有部分員工已經上網看到,憤怒、不解的都有。昨壹傳媒員工就怒斥,「香港人果然是香港人!」認為個性「太奸」了。也有員工決定「騎驢找馬」,開始探詢工作機會,「上頭的主管前幾天才說,我們要努力做,做出成績,換老闆也一樣。」現在老闆黎智英根本就不想做了,要拚給誰看? 「棄台保港」論讓很多員工,信心崩盤。原本他們認為,兩個紙媒是賺錢的,應該會有好的下場,過去大家都是以「黎先生」為信念,現在發現,商人就是商人,沒有理念可言。 前兩天吃過「安撫小籠包」跟「安撫蛋糕」的員工,內心更哀戚,「我寧可老闆不要花錢塞我們的嘴,應該要講清楚。壹電視是黎智英要做的,後果竟然是我們台灣員工承擔,道理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