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12年國教是國中老師的嚴酷考驗,沒有基測的壓力,該怎麼讓孩子願意讀書?教育部長蔣偉寧認為,教育學習要以學生為核心,採用多元教學成就學生,而非單靠紙筆測驗成績來評斷,要讓學生知道學自己了什麼,「做老師不是教書,而是教人。」
教育部18日舉辦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記者會,蔣偉寧指出, 12年國教實施後,將有超過75%的國三學生可免試入學高中職或五專,期望國中小的課程、教學與評量將回歸正常化。教育部推動的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將會陸續開往全國932所國中,讓全國國中老師有機會分享教學上的經驗。
蔣偉寧說,活化教學需循序漸進,先從每個學校2、3個老師做改變,從「點」開始,慢慢串連其他老師,促使有共同理念的老師們開始討論,這是「線」。同時,學校也積極推廣活化教學,慢慢成為典範學校,成為該區或該縣市的教學列車,就是「面」的概念,讓老師成為教學種子。
蔣偉寧舉例,美國有位物理學教授任教30餘年,有人問他:「教同樣的內容這麼久,不會覺得厭煩無趣嗎?」這位教授笑著回答,自己有一位魔術師朋友,每次表演的內容都一樣,他也曾問過魔術師這個問題,魔術師回答:「雖然內容都一樣,但看魔術的人都不一樣,每次表演都能獲得熱烈掌聲,這就是樂趣。」蔣偉寧強調:「做老師不是教書,而是教人。」
59分的孩子 成就95分的老師
「59分的孩子,成就95分的老師。」任教於台東縣寶桑國中的楊惠如說,每個學生都不應被放棄,老師只要用對方法,就能幫助孩子適性學習,成就每一位孩子。她強調協同學習、分組教學的重要,透過改變教學方式,就能開拓孩子的視野,學生的努力自然會被看到。
對老師而言,重新思考教學最困難,因為自己習慣的教學模式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改變,她花了兩年時間才調整過來。「活化教學」是個概念,部分老師在教學現場卻沒辦法掌握學生狀況,或不清楚學生到底懂多少,導致學生學習狀況不佳。她舉例,在國文課利用重組的方式,先將課文列印後剪下,讓學生填空、拼貼,達到事前預習及事後複習的效果。
▲台東寶桑國中老師楊惠如以協同學習、分組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學會思考、解決問題。(圖文/楊萬雲)
楊惠如相當驕傲的是,班上今年有5組作品參加全國科學展,其中一件代表台東縣參展,獲得生活應用類第2名及康寧創新獎優等。
楊惠如說,這些都是學生自動自發,從寫企畫書開始到實驗製作、成果報告等,「不是菁英學生才能參加科展」。她認為協同學習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動腦筋思考問題,勇於改變就有無限可能。
可以慢一點了解 但不能算了
「可以慢一點知道,慢一點懂,但不能算了。」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導主任王政忠老師認為,老師應思考如何創造多元教學方式,引發學習動機,讓學生學會「帶得走」的基本能力。老師或許沒辦法在每一科目複製成功的教學,但學習的美好感受可複製,他希望每個孩子都有站上舞台的機會,在學習路上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爽文國中二年級的江靜一表示,老師常在課堂丟問題讓大家討論,透過這樣的方式確實可讓腦筋思考,不會變成老師一直講、學生一直記,被進度追著跑。爽文國中二年級的俞乃心說,曾經遇過他校的老師,一開始很有教學熱情,或許是學生太多,後來漸漸變得冷漠,上課只管一直講,不管學生懂不懂,和爽文國中差很多。
▲南投縣立爽文國中老師王政忠認為創造多元的教學方式,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願,並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學得會,能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圖文/楊萬雲)
王政忠表示,18至20人是最適合的班級人數,今年新生人數有變多,所以25至30人能考驗老師的教學能力。蔣偉寧說,班級人數太少也不好,實施分組教學時,全班只能分3、4組,無法形成良好的腦力激盪、同儕互動。
蔣偉寧表示,目前全國平均國中班級人數是26人左右,但因城鄉差距,有些市區學校每班人數還是超過30人,教育部的目標是104年,全台每個國中班級人數都低於30人,未來理想的人數是每班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