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欲墜的臺灣民主?從民主態度調查談起
葉高華 /中山大學社會系
3月18日晚上,一群「反黑箱服貿」的學生發動突襲,佔領立法院議場。他們原本並沒有預期能夠支撐多久。想不到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數千名學生蜂擁而出,包圍立法院,保護議場內的學生。隨後,一波接一波的學生趕赴立法院,聲援佔領行動。無法前往現場的民眾,也默默擔任後勤,以各種方式支援學生。為什麼這場佔領行動能夠引發這麼大的迴響?他們究竟在反對什麼?
【台灣的民主制度,是否仍在等待黎明?】
◎學生運動到底在反什麼?
事實上,「反黑箱服貿」的訴求可區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反對的是服貿本身,而這又包含三種聲音。第一種聲音反對自由貿易,無論是跟中國,還是跟其他國家。這種聲音來自左翼知識份子。第二種聲音支持跟任何國家(包括中國)自由貿易,但是反對目前的兩岸服貿協議。因為目前的協議內容太糟了,甚至違反自由貿易的精神。這種聲音主要來自右翼經濟學家。還有一種聲音,接受臺灣跟其他國家自由貿易,但是跟中國不行。為什麼?因為中國有併吞臺灣的野心,其他國家沒有。為了避免遭到併吞,臺灣經濟不能過度依賴中國。
「反黑箱服貿」的第二個層次是反黑箱,包含部分支持服貿的人、反對服貿的人、更多對服貿不置可否的人,但是他們都無法忍受政府一意孤行的蠻幹。這次學運的引爆點,其實是反黑箱而不是反服貿。很多人先是驚覺臺灣的民主體制幾乎快要被摧毀了,才開始關心服貿議題,然後發現服貿的問題,進而加入反服貿的行列。
臺灣的民主體制經歷五次總統民選、兩次政黨輪替。按照某些人的定義,這樣已經算是民主鞏固了,怎麼會那麼容易被摧毀呢?2008年,我寫了〈走鋼索的民主〉,提到:
臺灣民主最大的隱憂,並不在於違法濫權的政客,而在於眾多缺乏民主自由信念的人民。假如民主自由並未成為大多數人最堅信不移的信念,縱使這個國家擁有民主的一切型式,也是搖搖欲墜的。因為當政府開始侵害人權、走向威權之時,仍將獲得強大民意的支持。於是,這個國家的民主體制很快就會土崩瓦解。
當時我引用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第五期第二次(2006年)的數據,指出有過半民眾期待接受「聖人」的統治,而不是自己當主人。另外,有將近一半的民眾反對任何示威遊行,並且抱持有罪推定原則。我評論臺灣的民主體制走在鋼索之上,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這篇文章發表之後,每年都被網友拿出來熱烈討論,反映這些年來臺灣民主的處境一再使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