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項有害廢五金擬改列一般 環團、業者皆反彈
作者: 責任編輯賴溫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4年1月23日 上午10:33
相關內容
看相片
12項有害廢五金擬改列一般 環團、業者皆反彈
本報2014年1月2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22日下午舉行公聽會,再提打算修訂《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將12項混合五金廢料的認定標準,從有害事業廢棄物,修改成一般等級。此舉不但環保團體堅持反對立場,擔憂重演二仁溪的悲劇;到場業者也不認同,認為一旦鬆綁將難以管理,形成劣幣驅逐良幣,合法有良心的業者反而更難生存。
包括廢電線電纜、廢變壓器/電容器、廢電腦等12項俗稱廢五金的混合五金廢料,環保署將以修訂《有害事業廢棄物認定標準》的方式,將它們從有害事業廢棄物改列為一般事業廢棄物,從此可以合法進口,供國內業者從中取得稀有金屬。環保署去年9月2日發出預公告,在民間團體與立委田秋堇的堅持反對下,目前仍未正式公告施行,並在22日舉辦公聽會,繼續收集民間意見。 有毒改一般 環署控管能力遭質疑
現行混合五金廢料分「貯存」、「清除」、「處理」、「輸出入境」四階段,來認定有害與否,這12項從有害改列一般的五金廢料原本在貯存、清除列為一般,在處理與輸出入境則列為有害,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吳天基表示,此認定是回歸到物質本身,讓標準一致。吳天基強調,修訂標準後,並不代表混合五金廢料會在無嚴格把關下開放進口。原屬禁止輸入的項目還是不得進口,不屬禁止輸入者,必須以專案方式申請許可,並非從此所有的業者都能自由輸入。
民間團體指出,改列一般事業廢棄物後,只需主管縣市核准、也不需要GPS追蹤等,他們質疑環保署是否有能力控管。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黃煥彰除了質疑環保署的管理能力外,更提二仁溪花了42億都無法恢復的殷鑑,認為環保署想要開放,便得一併考量終極垃圾處理、河川土地的污染整治、處理過程的碳足跡等環境成本,進行嚴謹的政策環評才對。否則台灣又得為此作垃圾填海、承受戴奧辛污染空氣與農地等危害國民健康的惡果,得不償失。
環保署指出,混合五金廢料中,含有貴金屬與稀土金屬,由於台灣礦產資源貧乏,且已有相關提煉技術,希望放寬進口。環保署更舉美日韓為例,視稀土為國防安全、經濟儲備的重要物質等,但除了黃煥彰找出資料,指出目前全球稀土價格大跌;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呂翊齊更質疑,從進出口的統計中發現,台灣仍在出口廢五金,若擔心料源不足,便該應停止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