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台塑集團的企業良心何在?

0 意見

台塑集團的企業良心何在?


日前(2015年8月13日)居住於雲林縣台西鄉飽受六輕污染而罹癌居民,終於組成自救會對台塑集團提告求償。翌日於台北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緣由始末,經媒體報導後,台塑集團的回應,竟是認為求償居民損害其企業形象,不排除提告。企業之無恥,莫此為甚。
2013年8月,新北地檢署有一份違反空氣污染防治法刑事案件起訴書,最後一段這麼記載:「台○集團本為國內知名本土企業,其獲利甚鉅,為節省與其獲利相較下之些微利益,竟因此違反法律並破壞環境,倘被告等人於審理時否認犯罪,請從重量刑,以示懲戒。」
起訴書所指這家國內知名本土企業,正是台塑集團。犯罪事實大致是,集團期下南亞塑膠的樹林廠透過操縱空氣污染自動監測設施,低報空氣污染物排放量予 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並因而短繳空氣污染防治費1億1924萬多元。起訴書中另外提及同集團的華亞汽電共生、台灣化學纖維以及南亞另一工廠,也都有相同情 形,不是被另案起訴,就是被行政裁罰(環保局有放水嫌疑)。
該案檢察官對台塑集團的指控頗為嚴厲,雖然檢察官誤以為台塑集團操控低報監測數據,是為節省應繳交的空氣污染防治費,但筆者認為其實應該是企圖規避 污染賠償責任。而該案被告2名非南亞塑膠員工之人無罪外,其他包括南亞塑膠與其員工共3人都被判有罪確定。如此企業,有何形象、名譽可言?
台西居民普遍是經濟與學識上的中、重度弱勢者,若非蘇治芬擔任雲林縣長時起,開始編列經費委託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污染與健康調查研究,經過多 年累進研究後,逐漸可以釐清判定六輕的石化工業污染乃是其周邊居民罹癌率偏高的禍首,當地居民方才揚棄過去逆來順受的宿命論,決定挺身捍衛自己與後代子孫 健康生活的權利。
台塑集團近3年得悉周邊居民可能提告消息後,先以安撫方式,加碼麥寮鄉、台西鄉居民回饋金,接著由企業集團的最大股東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安排為該 二村居民免費健診,藉以取得就診居民身體健康資訊。於部分居民決定追求真相提告後,即露出猙獰面目放話提告,其企圖不外乎:一則讓提告居民多一層擔憂,甚 至因而退出;二則製造寒蟬效應,避免更多人跟進。
其實,遠在2012年4月間,台塑集團既曾以國立中興大學莊秉潔教授的研究論文指出六輕營運後污染嚴重幾乎影響三分之二個台灣,損及台塑集團名譽為 由,對莊秉潔教授提出譭謗罪的刑事告訴與4000萬元的民事求償,企圖製造學術界的寒蟬效應。當然,刑事告訴部分,不管台塑集團如何不服聲請再議,台北地 檢署始終認為是可受公評之事,並非犯罪,不予起訴;民事案件第一次開庭時,法官便直接問台塑集團的律師,你們認為提告對台塑的名譽真有幫助嗎?言下之意, 會否適得其反?當然最後也是判台塑集團敗訴。
訴訟實務上,有一種名為「策略性訴訟」,其訴訟目的不在官司的勝敗,而是側重在藉由訴訟的曠日費時與巨額花費,讓對手不敢輕易犯險或只好打退堂鼓。 台塑集團的提告與放話,正是此一策略之運用。此種情形於好訟成性以及律師氾濫的美國頗為普遍,簡單的形容,就是讓「司法變成僅是有錢人才完得起的遊戲」。
台灣目前正出現不少原本既有比一般人更多話語權的企業集團與其負責人,動輒對批評之人提告的情形,司法與公民如無警覺之心,未來將會使媒體人、弱勢人民最後連批評企業、政府都不敢,並視尋求司法救濟為畏途,而淪為金權獨裁。

改變從台北開始 柯文哲、紀國棟對談

0 意見
紀國棟(左)邀請柯文哲(右)到龍井國小進行座談會。(記者何宗翰攝)
2015-08-30  21:39   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何宗翰/龍井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天晚間接受前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紀國棟邀請,到台中市龍井國小舉行「改變,從台北開始」座談會,由於龍井區是紀國棟過去的立委選區,此行不免被外界解讀有「站台」意味,但兩人都強調,座談會目的就是看看地方,和民眾交流溝通,加上地點在學校,不方便談選舉。
  • 柯文哲以「改變,從台北開始」為題演講。(記者何宗翰攝)
    柯文哲以「改變,從台北開始」為題演講。(記者何宗翰攝)
  • 柯文哲在座談會中暢談施政理念。(記者何宗翰攝)
    柯文哲在座談會中暢談施政理念。(記者何宗翰攝)
  • 柯文哲與紀國棟接受民眾提問。(記者何宗翰攝)
    柯文哲與紀國棟接受民眾提問。(記者何宗翰攝)
  • 柯文哲到台中魅力不減,民眾爭相合影留念。(記者何宗翰攝)
    柯文哲到台中魅力不減,民眾爭相合影留念。(記者何宗翰攝)
紀國棟表示,認識柯文哲不久,但兩人英雄惜英雄,在電視政論節目空檔會聊聊天,當時白色力量崛起,都覺得是台灣的中道力量;後來柯文哲爆發MG149案,雖然他當時是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在節目上遇到同黨的立委羅淑蕾批評柯P,仍會跳出來「奧援」。
紀國棟說,被開除黨籍之後,他收到柯文哲送來的三顆苦瓜,相當感動,後來聽到柯文哲被告,也回送了兩箱氣泡水,到柯辦加油打氣,當時就約定了時間要來台中走走;紀國棟說,參選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的想法從未改變,至於媒體問到會不會邀請柯文哲站台?紀回答:「這是默契」。
柯文哲表示,到台中是來看看地方,和民眾面對面交流,把自己當成老師,談談人生哲學,「也是自我反省的過程」,感覺台中民眾都很熱情,對於立委選舉「不錄音、不錄影、不站台、不掃街」的立場沒有改變。
柯文哲在演講中強調,目前台灣最重要的,是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任,他因為講實話變成社會的英雄,表示這個社會都在說謊,「道德勇氣這句話是錯的,道德應該是自然的事,需要勇氣是社會的錯。」話鋒一轉,提到紀國棟也因為講實話被開除黨籍,「我看就算了,是被謊言淹沒的政黨。」

慘!166萬戶入不敷出 所得最低20%家庭「負儲蓄」達19285元 [2015.貧富不均]

0 意見
2015-08-31  自由時報電子報
人口老化、工作貧窮 問題嚴重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薪資停滯、物價居高,許多家庭陷入新貧、近貧困境。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國內所得最低廿%家庭(約一六五.八萬戶)去年平均每戶「負儲蓄」一萬九二八五元,已連續八年「入不敷出」,顯示人口老化及工作貧窮問題嚴重。






















官員:負儲蓄 高齡化常見現象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低所得家庭經濟戶長六十五歲以上占了近一半,多數依靠儲蓄或退休金生活,因此出現「負儲蓄」,這是人口老化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不宜解讀為「入不敷出」。不過,官員也坦言,另有一半低所得家庭確實收入較低,生活比較困難。
學者認為 所得分配不均是主因
學者則認為,低所得家庭連續八年出現「負儲蓄」,次低所得家庭儲蓄金額也不高,原因不只是高齡化,而是分配出了問題;雖然GDP(國內生產毛額)仍成長,但分配不均,工作貧窮問題嚴重,加上物價又高,中低所得家庭日子難過。
主計總處調查,二○一四年國內家庭戶數八二九萬戶,所得總額十兆六一六億元,較二○一三年增加二.七四%;平均每戶所得總額一二一.四萬元,增加一.五二%;所得總額減掉「非消費支出」(稅費、利息支出等),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九十五.七萬元,增加一.五五%。
若將國內家庭按所得高低分成五等分位,每一等分位代表一六五.八萬戶,去年所得最低廿%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僅卅一.七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卅三.六萬元,呈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平均每戶「負儲蓄」一萬九二八五元。根據統計,低所得家庭「負儲蓄」金額最高六年落在二○○九年至二○一四年,都在馬政府任內。
另外,所得次低廿%家庭雖未出現「負儲蓄」,但去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五十八.八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五十四.三萬元,平均一年儲蓄金額只僅四萬四二三三元,家庭收支也相當吃緊,若遇到重大意外變故,可能無法支應額外開銷。
相較之下,所得最高廿%家庭,去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一九二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一二七.二萬元,平均每戶一年可以存下六十四.八萬元,儲蓄率高達卅三.七七%。換言之,高所得家庭光是一年的儲蓄金額,就高於所得最低廿%及次低廿%家庭一年的可支配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