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太陽花學運是到了該好好思考退場機制的時候了
NOWnews – 2014年3月31日 下午12:18
記者胡健森/台北報導
對於反服貿學生發動這場「太陽花學運」的初衷,以及號召了數十萬的「黑衫軍」走上街頭,在整個過程中展現出來的高度自制,完成這次堪稱完美的超大型群眾運動,絕對要給予肯定,特別是在經過非法侵入行政院的衝突事件後,學生們立即從中學到經驗,讓台灣的民主學習課程,又多了一份漂亮的紀錄。
但在學生們打著「民主」的旗幟,不斷高喊「捍衛民主」的口號時,是否應先回歸本質,重新定義什麼叫「民主」?
「民主」如果從字面上來論述,或許可稱為「人民為主體」,或者是「由人民作主」。如果是「人民為主體」,那麼「人民主體」外的「政府」,自然有其不容忽視的相對地位,以林飛帆、陳為廷為首的學運領袖,在這次學運活動中,顯然非常鄙視當前政府的功能及存在,那就先不談這一塊,否則衝突、對立性恐怕會非常嚴重。
那麼選擇以「由人民作主」來定義「民主」呢?雖然這可以讓學運的訴求好像位階更高、更具有正當性,但卻也凸顯出思維上的一種迷思。
簡單來說,在「人民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