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K逼走台灣高材生-台灣高階人才流失 全球最嚴重
from:卡提諾 , 今周刊831期
「中國、日本、韓國都忙著搶人才,讓最早就靠搶人才打造出一流經濟的新加坡很有危機感,於是新加坡把戰線往下延伸到高中生,攔截要出國念大學的中國優秀高中生,提供全額獎學金,條件是畢業後必須為新加坡工作三年。而對於在其重視領域中攻讀碩博士的人,都會進行詳細調查,包括配偶、小孩等等,一旦決定挖角,就會奉上一套量身訂做的待遇。現在,新加坡只需要一周就能讓外籍人士全家工作移居,台灣卻花了五個月還辦不出來。」這一段分析,我特別感觸良多。回想我在新加坡當交換學生的日子,其實就認識一大群參加這個「合作方案」的中國學生。其中有幾位跟我非常要好,他們參與這個工作計畫的時間,長達十年,我認識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大三準備升大四,願意接受這份合作的理由很簡單:「我的才能被看重,對方還願意擔保時間與薪資,為什麼要猶豫?」是啊,我想了想。我們的思維就好像是金科玉律─「省錢至上」,所以揮揮手各自精彩,也在所不惜了。只是,有沒有想過,這樣下去:二十年後的我們所居住的這片土地,會是什麼樣子呢?--一位跨國公司金融主管:我的員工裡,台灣人薪水只比菲律賓高,早就比不上大陸與印尼。一位交大MBA高材生:我的工作被2、3位22K(「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因薪水為2萬2千元,簡稱22K方案)搶走,台灣找工作太難只能到國外。低薪苦勞逼走人才。根據OECD報告,台灣流失人口的高教育者比率最高。儘管人才出走,台灣還排拒外籍專業人士。ㄧ位被派駐來台的外籍主管,花5個月家人還來不了。沒有人才,台灣哪來競爭力?--一位出走上海的高階白領沉痛告白:請給我一條回台灣的路她,原本從沒想過離開台灣,卻被迫在職涯的第十年出走上海。她,原本只想在海外工作三、五年就回台灣,現在覺悟,這是一條沒有選擇的不歸路。台灣為何留不住只想在家園安穩過活的年輕人?十年後,我們有能力給她一條回家的路嗎?三十三歲的楊麗玉已經工作十一年。這十一年恰巧是台灣薪資凍漲,房價物價卻節節高漲的失落年代。不過,積極樂觀的楊麗玉從來不認為自己會被環境打敗。她努力自我投資,留職停薪去念全程都是英文授課的交大GMBA(全球企業管理碩士),同時去北大交換學生一年。念書時還曾與同學組隊,到上海交大參加「海峽兩岸MBA創業競賽」得到冠軍。國際化的語言能力,創新的專業能力,積極認真的態度,每一樣都小心翼翼、腳踏實地準備。但是,如她這樣的人卻在台灣找不到滿意工作。二O一一年,她被迫離開台灣,隻身到上海去。「我的家人、朋友都在台灣,台灣生活環境也比上海好,誰想離鄉背井?」訪問中,不時有這樣感傷時刻。不是每個外移人都只想著高兩倍、四倍薪水,更多人是因為台灣沒有他們發揮的舞台才出走。楊麗玉就是這種環境下無奈的出走者。以下是她接受本刊訪問,述說她離開台灣的心情:我二OO四年進入華航當空服員,其實華航工作還算不錯,薪水有六、七萬元。但我想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只能端茶送水的空姐而已,為了轉職,我在O八年去交大念MBA,然後努力找管理方面工作。二十二K,讓我決定離開台灣O九年找工作的這一年,讓我覺得在台灣找工作真的是太難、太難、太辛苦了!我訂的條件是,只要工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