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連翻漲,小麥及咖啡豆等原物料都下跌,但業者面對消費者的質疑,早就備妥多套劇本,結果就是物價「回不去了」。
其實早在油電雙漲前,國內物價就已悄悄往上走。去年連鎖超商漲咖啡價格,今年飲料、零食、冰品及奶粉等輪番上漲,油電雙漲更給廠商調整價格的最佳藉口。
業者的心態很簡單,既然之前漲價已承受罵名,如果把價格調回來,只會自找麻煩。而且價格改來改去,通路商必須自付多出來的成本,因此沒有廠商願意主動降價。
觀察業者漲價及不願跌價的手法,概分四招。
手法一:「舊商品換新裝上市」。業者在正式漲價前,先改了包裝上的價格,算是事先預告,也有溫水煮青蛙之效,讓消費者先有心理準備。
手法二:「取消優惠調回原價」。由於現在通路多會推出促銷優惠,業者自然也會配合推出,但近來紛紛將原本的優惠價取消,雖然無漲價之名,確有漲價之實。
手法三:「舊商品改配方或升級」。業者想漲價卻又擔心民眾無法接受時,常以改配方或升級為理由調整價格。
手法四:「推新品但容量縮水」。近來上市商品有共通的法則,就是瓶身越來越窈窕,包裝也越來越唬人
所以,面對回不去的物價,消費者只能堅決地拒絕消費,才能讓業者警惕。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