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耗資高達四○九億元、施工長達六年的長程預警雷達,國防部已在二月一日舉行成軍典禮,長程預警雷達正式服役加入國軍戰備行列,雷達最大偵蒐範圍達到五千公里,扇形的偵蒐方式能將北自朝鮮半島、南至南海的空中動態,全數納入我國長程預警雷達的掌握之中。
範圍5千公里 涵蓋朝鮮南海
軍方高階官員說,長程預警雷達的偵蒐功能強大,超出美國設在其他國家地區類似的預警雷達之上,「北韓在去年十二月發射長程火箭、中國日前測試反導彈的飛彈攔截系統,相關動態資訊都被我方一一掌握」。
對於長程預警雷達系統,軍方內部是以「偵蒐雷達」加以命名,當年是在八十五年面臨中國對台海發射多枚飛彈事件後,痛下決心向美方爭取採購先進雷達系統,以便爭取更多的預警時間;八十六年開始規劃建案,經過長達十年的台美磋商定案,終於在九十六年開工,地點就選在新竹山區的「樂山」基地。
台美磋商10年定案 施工6年
軍方官員說,北韓在去年十二月發射長程火箭時,長程預警雷達系統已經竣工,軍方當時也決定提前啟用,測試長程預警雷達的功能,結果也令軍方人員高度滿意。
軍方官員說,國防部在二月一日正式舉行長程預警雷達的成軍典禮,代表雷達系統正式服役,成軍典禮由參謀總長嚴明主持,空軍司令劉震武及曾參與主導長程預警雷達系統建軍計畫的前行政院長唐飛、前國防部長李天羽、前國防大學校長夏瀛洲等人,均在場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嚴明表示,「偵蒐雷達計畫」完成,現在正式加入國軍聯合防空作戰的行列,可強化國軍對周邊國家飛彈與其他空中威脅的偵蒐預警能力。
他強調,我國偵蒐雷達能及時掌握周邊情資,除彰顯偵蒐雷達建構的國家軍事安全戰略效益外,更表現出空軍官兵接裝扎實的訓練成效。偵蒐雷達擔負戰備後,不但提升國軍對飛彈預警能力,更有助於強化國人對國軍防衛作戰的信心。
偵蒐功能強大 預警能力提升
「樂山」基地地處高山寒冷地區,終年雲霧繚繞,早期缺水缺電,加上對外道路經常中斷,物資整補及人員運輸經常要靠直升機接運,生活環境相當艱辛。
軍方官員說,樂山基地生活雖苦,但服役官兵適應後也能怡然自得。他舉例說,樂山基地一位陸姓軍官,自少尉任官後就在樂山基地服役至今,時間超過十年,陸姓軍官太太懷孕生產時,因為人在高山服役,無法即時趕下山迎接兒子出生的那一刻,但陸姓軍官依據家中族譜排行,下一代正好輪到要以「樂」字排名,加上他在樂山服役十年,因此決定將新生兒取名「樂山」,也成為樂山基地的美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