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捍衛年金改革 洪慈庸、林昶佐電爆國民黨

0 意見
民報 唐詩/台北報導5 天前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19)日上午排定審查年金改革法案,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在場外發動抗爭,阻撓立委進入開會並「盤查」干擾媒體採訪,而場內的國民黨立委一早便採取程序發言戰術杯葛,以冗長發言拖延議事,直至中午為止法案尚未進行實質審查;而朝野立委在發言時也數度交鋒。 國民黨立委在黨團總召廖國棟、黨團書記長王育敏帶領下一早便就「戰鬥位置」,但民進黨團包括書記長李俊俋等人則是更早,七點不到就在會議室守候開門,雙方等候開會,然而會議一開始即進入程序發言,國民黨立委痛批場外蛇籠拒馬林立,要求年改應「先公聽、後審查」,並質疑精算報告昨天才提出。 不過執政黨立委則是要國民黨拿出版本,並質疑為何國民黨撕毀朝野協商結論,前後立場不一,儘管議場內並未爆發嚴重衝突,但雙方仍是你來我往,輪番叫陣,親民黨則是一方面要國民黨拿出版本,好好審查,但也批評民進黨不應藉改革將軍公教污名化,立委李鴻鈞、周陳秀霞發言要求藍綠停止惡鬥,回歸年金改革法案的討論。 稍晚才「參戰」的時代力量則是明確表達支持年金改革的立場。立委洪慈庸發言時表示,「看到今天這樣的場面,其實,我覺得非常的難過,我想沒有人不尊重我們的公務人員,或我們的教職人員,我想大家都非常尊重為國家服務的人,沒有一個人是不尊重他們的」。 她接著說,「但是今天為什麼會演變到這樣的狀況?過去的制度到底出現什麼問題?演變到今天我們要做這樣的改革?到底是誰要負起這樣的責任?為什麼都不去檢討過去要負起這樣責任的人,而來說今天哪一個政府這樣做做錯了,我是覺得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 洪慈庸說,她尊重場外軍公教朋友為軍公教權益發聲,對抗議行為都表達尊重,「但是今天我們本來已經都各黨團協商好,4月19號要來審查這個法案,為什麼到今天,國民黨團又推翻了自己協商的決議,今天版本也沒有!又說今天我們要公聽會,我們不來審查」? 「好!那如果你們要的話,你們上次就不要有這樣的決議嘛!你們上次協商是協商個鬼啊、浪費大家的時間!你們乾脆就說不要審,不要協商,這樣就好啦!浪費大家時間做什麼」?洪慈庸語氣激動表示。 ©...

【0423】卡提諾狂新聞 #062

0 意見
發佈日期:2017年4月23日 【0423】卡提諾狂新聞 #062 ※ 為什麼反年改大軍一堆豬隊友※ 大家玻璃心千萬不要碎※ 我老婆會用愛發電呢※ 偶要去美國玩總共要20萬捏※ 貸款貸款真他媽偉大※ 立馬就打徐總的臉了,徐總臉腫腫的※ 超狂屏東稅務局地表最屌劇團※ 這叫做愛與非暴力 按讚加入卡提諾狂新聞粉絲團 !搶先收到第一手狂訊https://www.facebook.com/crazyck101/卡提諾狂新聞網站 https://goo.gl/VXz5v2卡提諾狂新聞全集 https://goo.gl/2PEChU卡提諾狂新聞Youtube https://goo.gl/2edkK...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德國忍痛改革 造就今日盛世 [轉貼]

0 意見
前言:近來,德國吸引世人目光。不僅歐盟的穩固與否、希臘債務危機能否解除,要看德國鐵娘子梅克爾態度;二戰後最大敘利亞難民潮湧向歐洲,當其他國家避之唯恐不及,德國慷慨解囊願意收容80萬難民…在世界動盪之時,德國似成為穩定力量,德國是何以做到? 在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支持下,筆者得以在2012~2013年間德國進行多次採訪,採訪題材涵蓋教育、勞動力、年金及能源轉向等議題。德國人民勤奮努力,心胸開闊,擅於思辯與反省,以及理性決策,都讓我有極為深刻印象,也打從心底佩服這個屢次跌倒、不斷反思、再爬起來的國家。 當時相關報導已陸續刊登於聯合報,但受限於版面,未能將我當時撰文全文刊登。我願與所有讀者分享我的觀察,當然,也意涵著我對我熱愛的國家—台灣,懷抱著更多期許。 來自德東、三十歲的羅森(Björn Rosen),自小在變動中成長,歷經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從分裂走向統一的劇變,他為了獲得一分工作,在大學畢業後還上記者學校,無償到報社實習;而今他已成為《每日鏡報》記者,早已習慣面對、適應變動的羅森認為,在歐債危機中他還能保有一分工作,並且他不是那麼擔心未來,或要拜《Agenda...

職訓 引導迷失年輕人回到職場 [德國的職訓] [轉貼]

0 意見
東柏林Ostbahnhof車站附近的一處三層樓建築和庭院,積雪覆蓋下更顯悠靜。這座庭院在東德時代是一處幼兒園,統一後遭廢棄,十年前民營生態職訓中心(GFBM)獲得歐盟資金改建,成為德國迷途青年就業希望之所。 走進二樓的建築工作室,身形高大、耳朵有著特別裝飾的馬可仕(Markus Mochow)正在師傅指導下,做一項複雜的建築裝飾,字母要用鏡子來裝飾,周圍則是用碎磁磚來拚貼,這是他要學習建築領域基礎課程之一。 馬可仕已經二十四歲了,這是他的首次受訓。喜歡建築工作的馬可仕,「我以前曾有八個月的受訓,因故中斷,現在是重頭開始。」問他為何會來到此受訓?他有些遲疑地說,「就跟這裡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在學習上遭遇一些問題,無法在其他地方找到職訓位置。」 馬可仕在此已受訓一年半,今年九月結訓。「我想要完成培訓,再工作幾年,把基本工練好,再去進修一個職訓,我希望成為建築師傅,開一家小公司,」他眼睛閃爍著光芒,「我的女朋友懷孕了,完成培訓後,我們要去慕尼黑,聽說那裡工作比較多,」馬可仕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我覺得我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 在GFBM這棟建築裡,除了德國年輕人外,更多是土耳其裔、黎巴嫩裔、或是包著頭巾的回教女孩。「受訓對象多半是需要社會救助的年輕人,如中學沒有畢業、或者畢業成績很差而無法進入就業市場,還有移民家庭小孩缺乏軟性智能,行為怪異、不知道方向的年輕人,」GFBM職訓中心主任彼卡特(Suzanne...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未來將「消失」的 10 種職業

0 意見
(圖片來源:istockphoto) 千萬不要覺得這很遙遠。 上個世紀, 已經有打字員、鐵匠、 電話接線員等很多職業消失了。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 未來職業變遷的速度將越來越快! 1、記者 也許有一天,90  %的記者都會失業! 這不是危言聳聽, 美國的 NarrativeScience 公司, 結合大資料和人工智慧, 利用軟體發展的範本、框架和演算法, 瞬間撰寫出上百萬篇報導, 《福布斯》雜誌都已經成為他們的客戶。 除此之外,互聯網的出現 讓紙媒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繼《萬象》、《環球財經》、《他生活hislife》、 《好運MONEY+》宣佈即將停刊。 資深媒體人 何力、劉洲偉 也都離開傳統媒體。 2、銀行櫃員 商業週刊中文網稱,未來 10 年, 中國大陸 80 % 的現金使用會消失, 人們逐漸開始選擇網銀或移動支付。 未來 20 年, 絕大多數中小銀行如果不把前臺業務外包, 將難以生存——無論這個預言如何, 傳統金融業和科技行業正在進行一場生死時速。 銀行櫃員要小心了。 金融領域將發生一場徹底的互聯網革命, 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趨勢。 3、司機 如今看到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 在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