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德國忍痛改革 造就今日盛世 [轉貼]

0 意見
前言:近來,德國吸引世人目光。不僅歐盟的穩固與否、希臘債務危機能否解除,要看德國鐵娘子梅克爾態度;二戰後最大敘利亞難民潮湧向歐洲,當其他國家避之唯恐不及,德國慷慨解囊願意收容80萬難民…在世界動盪之時,德國似成為穩定力量,德國是何以做到?

在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支持下,筆者得以在2012~2013年間德國進行多次採訪,採訪題材涵蓋教育、勞動力、年金及能源轉向等議題。德國人民勤奮努力,心胸開闊,擅於思辯與反省,以及理性決策,都讓我有極為深刻印象,也打從心底佩服這個屢次跌倒、不斷反思、再爬起來的國家。

當時相關報導已陸續刊登於聯合報,但受限於版面,未能將我當時撰文全文刊登。我願與所有讀者分享我的觀察,當然,也意涵著我對我熱愛的國家台灣,懷抱著更多期許。

來自德東、三十歲的羅森(Björn Rosen,自小在變動中成長,歷經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從分裂走向統一的劇變,他為了獲得一分工作,在大學畢業後還上記者學校,無償到報社實習;而今他已成為《每日鏡報》記者,早已習慣面對、適應變動的羅森認為,在歐債危機中他還能保有一分工作,並且他不是那麼擔心未來,或要拜《Agenda 2010》之賜。

Agenda 2010》是德國前任總理施若德於二○○三年三月在國會提出,包含了一系列政治辯論與改革行動。當時的德國經濟發展停滯,兩德統一拖累德國財政,僵固社會福利制度,人們寧願領失業救濟金也不願意工作,致失業人口一度達到五百三十萬人,長期失業者(失業一年以上)占了一半,當時德國被稱為「歐洲病夫」。

當年被譏為「歐洲病夫」

為提振經濟,施若德提出的《Agenda 2010》主要強調,政府將刪減社福支出,要求民眾承擔更多責任,訴求德國要在2010年重登世界強國。《Agenda 2010》一提出,社會譁然,工會抨擊,德國人民上街頭抗議,《Agenda 2010》和《哈茨方案》被稱為「社會寒流」、「魔鬼之作」;左傾的社民黨和施若德付出政治代價,在之後大選中落敗,但勝選的基督民主黨籍總理梅克爾延續《Agenda 2010》改革路線。

今年《Agenda 2010》滿十周年,德國報章雜誌熱烈討論其功過。在歐債危機中,德國失業人數降至二百九十萬,個位數的失業率及青年失業率,傲視歐洲,被稱為「德國就業奇蹟」;德國不僅金援歐盟危機國,還提供十萬名西班牙青年在德國培訓機會,儼然今日歐洲救世主。

德國當前榮景得來不易,十年前的忍痛改革功不可沒。《Agenda 2010》中,最重要改革即是針對就業市場,其核心觀念是,必須儘快將長期失業人口推回就業市場,一旦失業時間長了,就會回不去。

鐵血推失業人們出來工作

為了全面促進就業,理性且務實德國人採取一系列「鐵血」措施,一環扣一環。一方面鬆綁勞動市場法規,讓企業僱用臨時人力如派遣、解僱較有彈性,並且承認迷你工作(Mini Job)的合法性,以利僱主提供工作機會。

另方面,《哈茨IV》(哈茨方案第四階段)整併失業津貼與社會救助金。將原有三種不同社會保障制度:失業金、失業津貼、和社會救助金;整併成「失業金I」及「失業金II」兩階段,而且「失業金I」(按原有薪水的成數計,屬社會保險)領取時間限縮只有12個月,若仍未尋獲工作則領取「失業II」(屬政府救濟性質),只能領取基本生活費用,以單身為例,每月只能領三百八十二歐元,政府另外負擔房租、暖氣費用並代為投保疾病和看護保險。

領取失業金的變革是《Agenda 2010》最受爭議的一項,因此「失業II」又被稱為「哈茨IV救濟金」,透過大幅限縮失業保障年限及金額,給予失業者很大的壓力,逼著失業者出來找工作。

負責失業金發放以及就業媒合的德國聯邦促進就業局發言人班肯朵夫(Erik Benkendorf)表示,失業保障由三階段整併成兩階段後,政府很容易掌控有多少失業人口。

德國政府正是利用失業金的領取來監控就業市場。班肯朵夫指出,在領取「失業金I」階段,失業者可以找和原工作性質相近、或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可以拒絕性質不同的工作;在「失業金II」的階段,若有雇主願意提供工作,即便這工作與失業者的原工作性質不同,失業者不能拒絕;若提不出正當理由而拒絕,失業者將會受到懲罰,可能會影響失業金領取。

工會批評:逼迫失業者接受低薪工作

德國服務業工會聯盟(ver.di)經濟政策專家克雷默(Ralf Kraemer)表示,「哈茨IV」目的是要改善長期失業,長期失業者若想要領取「失業金II」,必須要接受很低薪的工作;例如,工程師可能會因此淪於清潔工,因而擴大了低薪行業,包括迷你工作與派遣人數的大幅增加。

除了《Agenda 2010》改革,德國搭配早已實施的「短工時計畫」和「工時帳戶」,避免僱主在金融海嘯期間大裁員。簡言之,德國從就業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從推力及拉力兩方面,積極採取各種措施,的確讓德國在危機中保持彈性,避免了大量失業。

工會和學界大肆批評,《Agenda 2010》創造的就業都是低薪工作;但對德國政府來說,改革的目的正是要逼長期失業者找工作,那些通常都是沒有專業技能的人力,到後來只能接受低薪工作,這至少是回到職場第一步,減輕了國家和社會整體負擔。

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郭玲惠表示,表面上看起來,《Agenda 2010》讓企業有彈性,降低企業勞動成本,大砍社會福利,好像是揚棄社會福利國家而朝新自由主義邁進;但《Agenda 2010》真正的精神是促進就業,德國大砍社福支出同時,將國家資源大量移轉到職訓和教育,全面提供各種職訓,目的是要全面提升人力素質,降低非技術勞工的失業。

德國想盡辦法促進就業 提供大量職訓

德國聯邦勞動社會部政務次長布豪克席普(Ralf Brauksiepe)指出,專業素質過低,是導致失業的原因,目前有四萬失業人口完全沒有任何畢業證書或執照,德國必須強化青少年教育和職訓,使其有受教育、受訓機會。事實上,勞動部和教育部合作執行許多促進青年受訓、受教育的計畫。

早在十年前,德國忍痛改革,因而避免陷入財政和失業黑洞;德國更積極投入職訓和教育,所有努力,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就業。德國的遠見與努力,令很多國家難望其項背。


from:  http://blog.udn.com/clarrise/29991514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