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變局、國內經濟也陷困境,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預定6月20日,請行政院長陳冲為工業界釋疑:台灣的大策略究竟是什麼?當整個社會落入「逆水性」公平正義的陷阱時,台灣的選擇又是什麼?是要朝更開放的國際化之路?還是走向自我封閉之道?
許勝雄日前呼籲政府速速召開「全國財經會議」,也獲得政院善意回應,在召開之前,許勝雄打算先請陳冲釋3疑。
許勝雄的第1個疑問是:政府是否想要促使經濟增長,就業率提升?最重要的是台灣的大策略是什麼?
他的疑問來自於感慨,過去兩個月來,一個證所稅把所有人綁死在一個泥淖裡,大家各持立場,然後演變為一個大混戰。
許勝雄因而慨嘆,如今在台灣最該談總體經濟的時候,不談經濟學,捨本逐末的只談財稅;所以,他想問「台灣的大策略究竟是什麼」?這也是他建議要開「全國財經會議」的關鍵。
第2個疑問是,他說,屬於「逆水性」的社會公平正義的陷阱裡時,政府的選擇是什麼?
許勝雄說,依政府目前「證所稅」的思維長遠發展下去,以後在台灣恐怕很難再看到有挑戰與冒險的創業家了。
他說,管理,是談人性,依「證所稅」的思維,未來,有錢人可能也不會想要賺更多,長遠下去,創業者減少,有錢人不再投資,稅收會減少、就業機會不會增加,貧富差距縮小的機會就更低了。
所以,許勝雄要問:「台灣,是要先富、再均,還是先均,再富?我們的選擇是什麼:是要往均富、還是往均貧的方向傾斜」?
許勝雄的第3個疑問是,當韓國已進入「20-50」強國之列時,台灣要「走自己的路」是朝更開放的國際化之路,還是走向更自我封閉之道?
他說,證所稅之於全球的資金,有如市場冷熱的「溫度計」。特別是,在兩岸簽定ECFA後,政府開始招商引資,要鮭魚返鄉、鼓勵台商來台上市、發行TDR,然而,依政府的「證所稅思維」,當然是沒有辦法達成招商引資、來台投資上市的誘因。
許勝雄說,無論是外資或是鮭魚,都會考慮到投資報酬與風險,會考慮到永續發展的機會與資本市場是否充沛,以及成本是否具有競爭力。長此以往,他憂心,相對於韓國的「國強民富與民強國富」,台灣與韓國的距離,只會愈拉愈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