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工廠化系列四:大學自治僵化 教師噤聲
更新日期:
2010/06/21 00:07呂苡榕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5年5百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推行之初,因為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政治大學不在補助之列,引發政大 教師正反雙方的辯論。
部分政大教師認為,這是因為評定標準的性質,導致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成就無法在短期內被反映出來,這不代表政大不夠資 格獲得補助;但也有部分教師認為,政大不拿這些錢,或許是好事,因為一旦獲得補助,學校的發展必然受到許多限制和約束。
對於評鑑相關規定增 加,競爭型專案數量的成長,兩者雙管齊下,對高等教育造成的後續效應,不只扭曲學術風氣,還有更嚴重的大學自治的崩潰。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說,這是 當權者的「陽謀」。
大學自治逐漸關閉
1990年代,大學裡生氣蓬勃,教師對於社會議題敢提出許多見解,學校上下也一齊維護校 園的自主性,學生不只研究學問,也關心社會,發展出許多異議性社團。劉源俊說,當時教育部對大學限制不多,讓學校有空間自行發 展。
1994年新《大學法》實施,「大學在法律範圍內享有自治權」,於是開啟為期大約10年的「大學自治發展期」,但劉源俊認為,到了 2005年《大學法》再修訂,內容從32條3,312字增為42條5,392字,大學自治的門就逐漸關閉。
利用評鑑、競爭型專案補助等方 式,在上位者把大筆經費扣在手中。劉源俊指出,每個大學必須照政府的要求去做,才有辦法拿到錢;為了拿到錢,日夜辛苦,學校從上到下拚命趕報告。由於是競 爭型專案,經費有限,所以各校間、各系所間、甚至各教師之間都形成競爭狀態。
劉源俊直指這樣的政策相當於「二桃殺三士」。政府讓大學就範、 大學再讓教授就範。
安靜的校務會議
「以前我當校長時,校務會議好熱鬧,大家都可以針對學校經營方向提出各種意見,激發各種創 意。」劉源俊說,現在的校務會議好安靜,大家不敢吭聲,不敢反對學校,更不敢反對政府。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說,教育政策應該要長遠規劃, 但是主政者只想到選舉,只想鞏固權力,所以高等教育被犧牲。「食肉者鄙,不能遠謀。」他說,這些在上位的人只想到自己,為短暫的任期操心,怎麼可能為下一 代有長遠的考慮。
教師的時間除了教學,幾乎都奉獻給評鑑、研究計畫和各種為申請補助而衍生的事務,無法為自己發聲。劉源俊批評,學術風氣敗 壞至此:「邦有道則出;無道則隱,現在世道這麼差,很多老師都不講話了,講多了自己先遭殃。」
年輕教師被制度綁架,無法成為既有場域中新注 入的改革力量,高等教育的改變,必須依靠從下而上的力量。劉源俊指出,高等教育變成這樣,最慘的是學生,他們的受教權益被剝奪、成為研究助理也只是被當成 雜工使用,根本沒有提供他們學習的機會,更不用說高等教育文憑貶值,未來找工作相對困難。
面對這麼多惡劣狀況,劉源俊認為學生應該起來反 抗,歷史上的許多改革都是由學生運動觸發的,學術體制的上游已經卡死,當權者不肯放手,個別的教師只得在各自位置上苦苦支撐。當高教系統繼續沉淪,學生總 有一天會發現,學校沒有提供他們應得的,到時他們就會站起來對抗體制。
部分政大教師認為,這是因為評定標準的性質,導致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成就無法在短期內被反映出來,這不代表政大不夠資 格獲得補助;但也有部分教師認為,政大不拿這些錢,或許是好事,因為一旦獲得補助,學校的發展必然受到許多限制和約束。
對於評鑑相關規定增 加,競爭型專案數量的成長,兩者雙管齊下,對高等教育造成的後續效應,不只扭曲學術風氣,還有更嚴重的大學自治的崩潰。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說,這是 當權者的「陽謀」。
大學自治逐漸關閉
1990年代,大學裡生氣蓬勃,教師對於社會議題敢提出許多見解,學校上下也一齊維護校 園的自主性,學生不只研究學問,也關心社會,發展出許多異議性社團。劉源俊說,當時教育部對大學限制不多,讓學校有空間自行發 展。
1994年新《大學法》實施,「大學在法律範圍內享有自治權」,於是開啟為期大約10年的「大學自治發展期」,但劉源俊認為,到了 2005年《大學法》再修訂,內容從32條3,312字增為42條5,392字,大學自治的門就逐漸關閉。
利用評鑑、競爭型專案補助等方 式,在上位者把大筆經費扣在手中。劉源俊指出,每個大學必須照政府的要求去做,才有辦法拿到錢;為了拿到錢,日夜辛苦,學校從上到下拚命趕報告。由於是競 爭型專案,經費有限,所以各校間、各系所間、甚至各教師之間都形成競爭狀態。
劉源俊直指這樣的政策相當於「二桃殺三士」。政府讓大學就範、 大學再讓教授就範。
安靜的校務會議
「以前我當校長時,校務會議好熱鬧,大家都可以針對學校經營方向提出各種意見,激發各種創 意。」劉源俊說,現在的校務會議好安靜,大家不敢吭聲,不敢反對學校,更不敢反對政府。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說,教育政策應該要長遠規劃, 但是主政者只想到選舉,只想鞏固權力,所以高等教育被犧牲。「食肉者鄙,不能遠謀。」他說,這些在上位的人只想到自己,為短暫的任期操心,怎麼可能為下一 代有長遠的考慮。
教師的時間除了教學,幾乎都奉獻給評鑑、研究計畫和各種為申請補助而衍生的事務,無法為自己發聲。劉源俊批評,學術風氣敗 壞至此:「邦有道則出;無道則隱,現在世道這麼差,很多老師都不講話了,講多了自己先遭殃。」
年輕教師被制度綁架,無法成為既有場域中新注 入的改革力量,高等教育的改變,必須依靠從下而上的力量。劉源俊指出,高等教育變成這樣,最慘的是學生,他們的受教權益被剝奪、成為研究助理也只是被當成 雜工使用,根本沒有提供他們學習的機會,更不用說高等教育文憑貶值,未來找工作相對困難。
面對這麼多惡劣狀況,劉源俊認為學生應該起來反 抗,歷史上的許多改革都是由學生運動觸發的,學術體制的上游已經卡死,當權者不肯放手,個別的教師只得在各自位置上苦苦支撐。當高教系統繼續沉淪,學生總 有一天會發現,學校沒有提供他們應得的,到時他們就會站起來對抗體制。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