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就事論事看Makiyo事件

0 意見
就事論事看Makiyo事件
藝人Makiyo之日籍友人友寄隆輝涉嫌毆傷計程車運將事件,並未因兩人道歉而有緩和跡象;反而因媒體持續報導及名嘴加入戰局,出現了欲罷不能的局面。甚至,還迫使原本接手承辦的律師事務所打了退堂鼓!這些發展,一定是Makiyo等人酒酣耳熱之際意想不到的變化。
這案子牽涉到好幾起「湊巧」的因素。「喝酒不開車」這點,Makiyo及其友人做到了。坐後座要繫安全帶,則是今年二月甫實施的新措施,按計程車運將家屬說詞,事發主因是司機提醒後座要繫安全帶,引發帶酒意的日籍友人不滿。但整個事件的關鍵,是當事人喝醉酒,情緒失控,一發不可收拾;「醉不上道」一語,在此變成了「喝醉酒的人很不上道」,也讓Makiyo變成輿論撻伐的禍首。
這起事件何以演成「輿論公敵」,是更值得探索之處。Makiyo與其友人並不是酒後駕車肇事,而是喝茫了,導致與司機的言語衝突,進而演成肢體暴力。Makiyo與其友人的最大錯誤是酒後暴力,並棄傷者在路邊不顧;這點,無論他們以任何理由辯解,都不能自圓其說。除了道歉,還得面對相關的法律問題。
既須面對法律,延請律師協助,難道有錯嗎?但媒體名嘴卻齊聲撻伐,痛斥有意接案的律師事務所,這就令人匪夷所思。台灣的媒體究竟怎麼了,怎會一股腦變成「不用大腦的民粹」呢?你可以痛恨暴力,可以批評律師不夠專業;但法治社會人人有權替自己犯的罪做辯護,這是基本權利,名嘴們難道忘記了?
比起其他華人社會,台灣社會最自詡的,莫過於法治與民主,而它的核心價值便是多元思考。但在Makiyo事件上,整個社會突然陷入「有志一同」的痛罵氣氛,不免令人擔心。這種情緒,必然反映了民眾長期以來對演藝圈某種「不良習氣」的既定認知,才會在單一事件上集體爆發出來;這也是演藝圈應該正視與反省的。但台灣社會對此應有所警覺,不必讓民粹的氛圍無限上綱、蔓延,反而傷了台灣社會的多元思考價值。就事論事、回歸法治,方屬正途。
【2012/02/0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就事論事看Makiyo事件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884685.shtml#ixzz1llKeKDYd 
Power By udn.c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