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900萬股民倒大楣劉憶 如掀起股市逃亡潮 房地產實價課稅擺一邊 連剝股民幾層皮 [房地產實價課稅,快點吧]

0 意見

900萬股民倒大楣劉憶 如掀起股市逃亡潮 房地產實價課稅擺一邊 連剝股民幾層皮

郭婉容和劉憶如是我國首對財政部長母女檔。二十四年前郭婉容提出復徵證所稅,讓台股跳空跌停十九天,如今她的女兒劉憶如為馬政府舉著「公平正義」的大旗,以強勢作風再度提出要課證所稅。明眼人看著政府不敢對建商開刀,實價課稅始終祇聞樓梯響,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凌遲股民,一頭牛扒好幾層皮。證交稅是政府稅收的主要來源,約占一○%,且台灣是少數沒有實施房地產實價課稅的國家,請財政部不要再說一套做一套,把「稅負公平」還給股民吧!
「蝦米,不降證交稅,卻要加課證所稅?」四月九日一早,財政部傾向不降證交稅的消息在券商營業台傳開,VIP室的大戶一聽,又趕緊賣股票再說,使得包括宏達電、台郡等百元俱樂部股票一開盤就跌停,大盤以大跌一百七十點開出,雖然收盤收斂到跌一○七點,但台股成交量縮到不到六百億元,與二月時動輒一千五百億元的成交量相比少掉一半以上,證所稅還沒復徵,證交稅就先損失一半!
這讓主管證券市場的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急得跳出來講話。四月九日,在財政健全小組召開第二次證所稅座談會時,陳裕璋在結尾時「呼籲」坐在他旁邊的財政部長劉憶如,「稅改時要考慮不要影響股市的量能,」強調「量先價行」,還要財政部不能祇考量政府,還要考慮民眾的負擔。
甚至,在第一次證所稅座談會時,陳裕璋也不斷強調「證交稅已有資本利得稅的內涵」、「如果沒有必要,就不要太多不確定性」。言語中,陳裕璋多次表達希望「維持現狀」以求安定,他還說「證交稅每年貢獻國庫超過一千億元,財政部應該頒『惠我良多』的匾額給證交所」,然而,主導證所稅議題的劉憶如,當下反擊說,要謝的話要先刊登繳綜合所得稅的人,因為他們貢獻才大,聽得陳裕璋隨即拍拍證交所董事長薛琦的肩膀,苦笑且無言以對。
東南亞的薪資 歐美的稅改 散戶等著被宰 大戶早落跑
看來,劉憶如以強勢主導的作風,大張旗鼓成立財政健全小組廣徵專家與民意,且連續一周、用兩場座談會的形式公開討論證所稅,把近九百多萬戶股民震得七葷八素,兩次的座談會也成了劉憶如的解釋大會,宛若舌戰群雄的她不僅對各方意見多所說明,還提出實施時間表,預計要在一○二年實施、採分離課稅,暗示了證所稅勢在必行,即使證券相關機關陳裕璋與薛琦心中極度不贊成,也無可奈何!
問問上市櫃老闆與大戶股民現在最怕誰?答案全都指向財政部長劉憶如。她已經成為股民心中的「股市殺手」。
從劉憶如二月六日上任以來,喚起市場對劉憶如的母親、前財政部長郭婉容在二十四年前復徵證所稅的記憶,當時台股連續跳空跌停十九天,成了老股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劉憶如也三不五時提出證所稅來「擾市」,幾乎每日一說法,從不一定要課徵證所稅,到日前,劉憶如籌組的財政健全小組正式討論證所稅,讓股民嚇得到處逃竄,雖然定調為「捉大放小」排除外資,但是被緊盯的大戶們早已瘋狂倒貨、先跑先贏,導致台股五個交易日跌掉五百多點,市值蒸發將近上兆元,跑掉的是大戶與大股東,最後受傷的還是來不及逃的小散戶。
但台灣的股市能夠有這樣的交易量與流通性,靠的就是這些積極操作的中實戶,才能支撐這樣的本益比,聰明的大戶們,不可能任由財政部對他們下手,早就出手賣股票,或是乾脆不玩了,「實施『捉大放小』的證所稅後,政府不僅課不到稅,還可能導致股市動能急凍!」
「投資人最有肚腸,賠錢還在繳稅」、「談勞工薪水,拿東南亞比;談稅改,卻比歐美國家,且課徵成本標準在哪?」「財政部沒提出政策版本,就叫外行的專家來背書,又沒有說要降證交所,講講的,還是白講!」財政部指定的三位散戶代表:高雄市議員陳明澤、「股市憲哥」賴憲政、阿土伯等三人異口同聲要求「證所稅要開徵的話,就要降證交稅」,但劉憶如沒有給答案。
證交稅綜所稅 賠錢也得繳 健保加證所稅 還要再剝皮
大老闆更怕劉憶如,特別是她在大和國泰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者時的前老闆之一、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他個人投資公司質押國泰金比重高達九成,國泰金一度跌破他質押追繳的警戒線,最近,股價好不容易有起色,蔡宏圖也鬆了一口氣,沒想到證所稅又把國泰金股價打下至三十元,追繳陰影再度重現。
即使被排除證所稅的外資也不免先退場觀望,連續兩天大賣台股超過二百億元。外資代表、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林照寰指出,外資的動作除了歐債因素與第一季獲利了結賣壓外,多少也跟證所稅有關,「外國人很關心台灣政府怎麼做,如果課重稅,國內投資人都不玩了,外資怎麼可能會進來玩呢?」
但回頭看看這十多年來,有多少人在股票市場賺到錢?依據券商公會理事長黃敏助分析,從二○○六至二○一一年五年間,台股全體虧損一六○八億元,但卻繳了五二四四億元的證交稅,若要課證所稅,就得降低證交所,還要考量龐大的稽徵成本,還有人頭戶與一人可開好幾個券商戶頭的問題,他認為股市賺錢是二八法則,也就是十個人中有八個賠錢,祇有兩人賺錢,法人也大多沒賺沒賠,政府課不到稅,祇會徒勞無功。
若有賺錢,繳稅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就如憲哥所說,證所稅版本出來還要送到立法院審議,股市不確定的時間長達八個月,等於是對股民的凌遲,還有大戶想玩嗎?
最令人詬病的事,政府要籌措財源,應該要通盤檢討稅制,包括兩稅合一、綜所稅與獎勵條利的租稅減免等,現在卻每次都最先想到股民,看看台灣股民要繳的稅就有三種,一是全世界第二高的證交稅(千分之三)、一是股利所得也要納入綜所稅,明年之後,股民又要繳納二代健保的股利所得二%,現在又來個證所稅,「股民就像一條牛被扒好幾層皮」,陳明澤說。
稅改強調公平 獨漏房地產 買帝寶賺大錢 稅祇兩百萬
弔詭的是,為何財政部舉著「公平正義」的大旗,要課有錢人的資本利得稅,卻祇針對證所稅開刀,不見房地產實價課稅的議題。據瞭解,財政健全小組證所稅討論結束後,將直接跳到綜所稅、地方財稅與營所稅等六大組討論,加上財政健全小組的成員中完全不見房地產專家學者,顯見財政部有意迴避「實價課稅」,似乎有違財政部「捉大放小」的原則。
有一位上億元資產的大戶,他喜歡長期投資,以一年超過二千萬元的股利股息計算,他要被課三種稅:一是要繳綜所稅,以其稅率四○%,扣掉一七%的營所稅(兩稅合一),他還須繳交四六○萬元的稅金。
其次,明年要課健保補充費率二%,以健保規定最高一千萬元計算,他要繳二十萬元的健保費;再者,他每年交易量也高達十億元計算,證交稅會課到超過三百多萬元,總計他一年繳納給國家的稅將近八百萬元,一點也沒有少扣,再者,最近幾年,台股根本沒有填權行情,除權息後,股價都不再漲,因此「股息的稅金都是股東自己付的」。
但同樣是上億資產的富豪,在○五年買進仁愛帝寶,一一年賣掉,一戶賺進一‧七億元,土地增值稅、地價稅與房屋稅合計共課不到兩百萬元的稅,資本利得稅課祇有一%多,相較於上述的股票大戶,五年可能要繳到四千萬元的稅金,房地產長達九年的暴利,卻依然「無動於衷」,果真就如阿土伯所言,「柿子挑軟的吃」。
奢侈稅豪宅稅 建商沒在怕 全球課實價稅 台灣獨說不
事實上,從去年政府要實施房地產實價登錄時,就有實價課稅的討論,但建築業者大力遊說政府官員,使得實價課稅又再度暫緩,建商確實比股民更有勢力與實力。雖然政府去年大力打房,祭出奢侈稅與豪宅稅,讓房市炒作風大幅降低,但有錢人有的是資金與耐心,祇要好地段的豪宅放著熬過兩年的奢侈稅期,順便等待房市回春,一樣可以賺取出售利潤,課少少的稅。
台灣周圍的鄰近國家如香港、新加坡與韓國等,不一定實施證所稅,卻都對房地產實價課稅,房價也沒有因課稅而跌價,反而不斷攀高,台灣的賦稅「公平」先挑股民下手,似乎有欠周延。
有專家擔心,劉憶如這麼勞心動眾,到最後被立法院擱置,或是高層不同意,最後白忙一場,最倒楣的還是股民,平白被拖下水。
金融業者建議,政府要擴大稅基,不是加稅,而是應該全面檢討台灣的稅制,例如取消兩稅合一,因為營所稅與所得稅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稅,政府卻要把它混為一談,搞出四不像的綜所稅,若把這兩種取消,政府不但可以實質的課到股票股利所得,能增加稅收,又是真正課到有錢人的「證所稅」。
「政府開賭場,給股民來玩,什麼都沒做,還可以收取一千億元的管理費,股東到底為何需要這樣被人嫌,為何會被視作投機客,我現在以股票從業人員為恥!」一位券商從業人員激動地說,請財政部不要再凌遲股民了,把「稅負公平」還給股民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