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協助好友煮「年夜飯」與遊民分享,平常遊民居無定所,身上多半髒兮兮,帶有濃厚的味道,但那一天,很多人盛裝,他們沒有家人陪伴,就在這一天,可以好好吃一頓所謂的「團圓飯」,而且是不熟識的人準備的,他們笑得很開心,因為過了這一夜,就又要回到原本在街頭的生活。 我不想談遊民安置的問題,那是政府該做的,我想講的是「集體暴力」的問題。其實三月份,藝人Makiyo爆踹、毆打計程車司機時,我就從You Tube找到一段廣告影片,讀者肯定都看過,也印象深刻,那是「巨匠電腦」廣告,篇名「成就篇」,注意,是「成就篇」。
巨匠之前,我是水電工,
巨匠之後,我是建築設計師。
巨匠之前,我是停車場管理員,
巨匠之後,我是電腦工程師。
看出什麼問題來嗎?對,就是職業歧視!
再來看看各家電視台的變態八點檔戲劇常常會出現的台詞:
「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你就去開計程車!」
「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你就去撿破爛!」
「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你就去掃廁所!」
「如果你不好好讀書,你只能做警衛!」
請問: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水電工、沒有停車管理員、沒有計程車司機、沒有清潔人員、沒有保全、警衛,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我記得小二暑假時,我才八歲,爸爸健康拉警報,我負責陪他爬圓通寺的山鍛鍊身體,第一天,凌晨五點多,門一開,看到一位阿姨在巷子頭辛苦地掃著地,我看著她,心想:「這位阿姨是誰?不認識。」
「爸,這阿姨是誰?人好好耶,幫大家掃地。」父親告訴我:「她是清道夫,就是每天要很早很早就起床幫大家把街道打掃乾淨,街道很多垃圾,每天都沒人掃的話,會有多髒啊,所以要謝謝她。她都在大家都睡得正熟時就要起床忙碌工作,非常辛苦,我們去跟她說聲謝謝吧!」
這一段往事,我印象深刻,是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對勞工朋友致敬,也因為印象深刻,所以總是記著爸爸的話,勞工朋友很辛苦,用體力、用生命、用時間獲取一點點酬勞,所以,我敬重他們比敬重其他行業的人還要多。
辦公室打掃的大姐來收垃圾,有機會遇上了,總會微笑對她說:「辛苦妳了。」遇著快遞先生冒著風雨來送物件,我也會說:「下大雨,麻煩你了。騎車小心。」
每次說這些話,他們總會露出微笑,看到他們的笑容,我很開心,這是爸爸教給我待人處世的第一個禮物。
回頭看看巨匠的廣告,我個人不喜歡。2009年,有機會參與「台灣廣告50年,23個關鍵時間點」一書的採訪、撰寫、製作,其中我負責傑出廣告人的專訪或側寫,從台灣第一家廣告公司-東方創辦人溫春雄、國華廣告許炳棠、台廣陳福旺(以上均已往生),到劉毅志、秦凱、賴東明、陳和協、梁開明…等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調:廣告人是行為的影響者,是有社會責任的。
即使不講那麼高尚吧,你要說你這公司多好多好,OK的,但請用更有創意的方式,請勿用貶抑其他職業的方式來強化自己的高尚與專業,是創意枯竭或者只是表現這位創意人平常對人不尊重的作為?我驚訝的是這家廣告主竟然也讓這樣的內容過關!拜託,這廣告影片千萬別三不五時播一下,看了讓我全身不舒服。
我敬重水電工的專業,因為他解決我房子大大小小的問題,我謝謝保全的細心,他讓我回家時或到銀行辦理各項證件,感到非常安心。我也同時謝謝公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的安全駕駛,沒有他們,我跑新聞的速度變慢,我趕三點半來不及,我下大雨會淋溼…或者應該說,沒有他們,沒有車的我哪兒都去不了。我也要對辛勤打掃人員說聲謝謝,沒有你們,這世界豈不髒死了,我們還能安心逛街購物、遊山玩水嗎?
再來看看十多歲的孩子對遊民潑糞的動作,拉遠來看,真是社會集體暴力的結果,大家其實都曾經扮演另一種有形無形的「潑糞哥」;一般人都這樣歧視司機、警衛,何況是對待居無定所、全身骯髒的遊民。如果接近他們,認識他們,你會知道每個遊民都有一段屬於自己不想被提起的傷心事,其實都是相當無奈的,了解他們,幫助他們,起碼,走過去,忽視他們也行,別再欺負他們 |
|
0 意見:
張貼留言